工商管理培訓-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提升培訓
1、課程背景
MTP起源于美國,第二次世界大戰(zhàn)以后(1950年左右),由美國傳入日本,當時是作為訓練美國駐日本空軍 基地當地督導者的教材。1955年,日本通產省、勞動省和日經聯組織了專門從事在企業(yè)內推廣MTP教育訓練的唯一機構,即日本產業(yè)訓練協會。協會成立以后,在從事企業(yè)內教育的同時,采納廣大經營者及管理人員的意見,專門組織力量反復修改教材,至今已修訂到第11版,培養(yǎng)了近4千名企業(yè)內有資格的講師,接受過MTP訓練的經營管理人員已逾百萬人。
MTP沒有特定的編著者,它在日常管理活動中得到提高、總結后又和管理人員一起回到現場,通過正確教育部屬成長這一長期反復的管理行為不斷提高可操作性。
MTP教材不僅在日本國內經久不衰,在韓國、臺灣、馬來西亞等地也普遍受到好評,其中最大的理由是通過MTP的學習,管理人員能夠統一意識,自覺推動企業(yè)內的各種改善改革活動,調動員工的積極性,增強企業(yè)的凝聚力,從而使企業(yè)蓬勃向上、充滿生機。
我國從1999年末引入MTP,截止目前為止,已有幾百家企業(yè)的上萬人接受過MTP的培訓,取得了良好的培訓效果。接受培訓的企業(yè)也逐漸由外企向民營、國有企業(yè)發(fā)展。MTP已被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培訓司列為推薦教材。
2、課程對象
企業(yè)各級管理人員培訓、儲備干部、核心團隊成員等
3、課程目標
本課程結構參照德魯克大師經典管理理論,結合哈佛大學著名人力資源管理教授琳達·希爾在《上任第一年》書中提出的管理實踐框架而定,同時采用中國本土管理實踐對應說明,力求符合中國管理者和經理人需要,助力完成從技術到管理者、從專業(yè)人士到經理人的職業(yè)角色轉換。
本課程精心設計,針對性強,對于管理的共通問題,如人際關系、溝通、激勵以及協調等問題進行分析,并幫助學員尋找出現問題的原因,實戰(zhàn)演練。
本課程為學員提供一個系統工具箱,掌握八項實用的核心管理技能,以提高其本人及部門績效。
1、幫助學員了解管理人員應有的正確觀念和心態(tài)、角色定位。
2、幫助學員掌握目標、計劃、執(zhí)行、控制等基本管理技能。
3、幫助學員學習有效授權、激勵的原理、方法與技巧。
4、幫助學員掌握如何與上司、同事和下屬進行有效溝通的技能。
5、幫助學員學會協調部門的關系、建立高績效團隊。
6、幫助學員找到指導和培育部屬的有效方法。
7、幫助學員掌握時間運籌方法,提高工作效率。
8、提高中層管理者的領導力、執(zhí)行力。
4、課程收益
本課程精心設計,針對性強,對于管理的共性問題,如目標管理、計劃管理、人際關系處理、溝通、激勵以及協調、執(zhí)行力等問題進行了解讀,并幫助學員尋找出現問題的原因,提出了解決方法。
本課程為學員提供了一個系統工具箱,包含八項實用的核心管理技能,直接助其提高本人及部門績效。
在課程結束時,學員將能夠:
(1)明確:深刻理解“管理”的定義,完成角色轉換,透過眾人做好事。
(2)認同:通過核心管理技能學習,掌握并學以致用,調動下屬積極性、發(fā)揮他們最大作用,還要認同自己要對組織發(fā)展負責,既確保完成眼前業(yè)績,也保證團隊未來能夠承擔更大的業(yè)績。
(3)理解:建立與下屬之間的互信關系的作用以及相關的方法;使用各種類型員工和發(fā)展各種類型員工的策略;激勵下屬士氣的重要因素;認識輔導下屬的作用以及常用手段。
(4)掌握:通過員工有效溝通,掌握員工思想動態(tài);了解各個員工所重視的激勵因素的方法;制定員工發(fā)展目標以及確定輔導談話目的的方法。
(5)計劃:每個課程模塊結束時,都將要求學員根據所學內容,針對自己所管理員工制定行動計劃。
5、授課形式
教案講授、案例分析、情景演練、管理活動、角色扮演、小組討論等
6、課程大綱
第一天
第一模塊:起心動念——做管理的明白人
1、概念解析:高效管理者
2、起心動念:
(1)意愿
(2)動機
(3)目標
(4)態(tài)度
3、角色認知與定位
(1)角色概念
(2)從專業(yè)到管理的角色定位
4、高效管理者的職業(yè)素養(yǎng)
(1)加快心理成熟度
(2)依靠“誰”產生績效
(3)如何長期實現高績效
互動:制造業(yè)行經理人需要具備哪些基本的職業(yè)素養(yǎng)?
第二模塊:技能一:凡事預則立,管理始于計劃
1、計劃制定不周的結果和跡象
2、制定計劃的4大益處
3、領導不愿制定計劃的原因
4、如何制定計劃的7個因素及其實施
5、目標管理七步驟
案例:(1)工作中如何簡單有效的制定工作計劃?
(2)如何制定軌道交通企業(yè)的新員工入職訓導計劃?
第三模塊:技能二:區(qū)分優(yōu)先級——抓要事、巧授權
1、將計劃付諸行動的4個步驟
2、造成時間浪費的因素
3、行動次序的重要性
4、4項行動技巧與4項檢查技巧
5、時間管理矩陣-定義要事才能管理要事;
6、大事YES小事NO;
案例:(1)授權的有效性如何體現?